暑假就玩这种游戏,让孩子远离《王者荣耀》,还可以锻炼思维提升自信,父母值得收藏
小学升初中的面试中曾有这样一道题:你能否说说自己最喜欢玩的一种游戏,为什么?
很多男生脱口而出:“《我的世界》!《炉石传说》!”随后意识到在面试场合说喜欢电脑游戏不妥,于是自圆其说:“我是在周末有节制地玩一下,像《炉石传说》这样到游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……”
作为面试官,我笑而不语。
父母把游戏当作洪水猛兽
的确,如今我们一提起游戏,脑海中往往浮现的就是“网络游戏”“手游”等等,父母们把它当作洪水猛兽。且不说,有些网络游戏中确实有有益的一面,很多时候,是父母和社会误解了"游戏"的定义,没有起好把关作用,使得孩子接触并沉迷于不那么恰当的游戏中去了。
游戏分智力游戏和体力游戏,多为集体活动,并有情节和规则,具有竞赛性。 毋庸置疑,《王者荣耀》之类的网络游戏全中,怪不得那么多孩子沉溺其中。
各位父母读到这里可能会质疑:其他游戏形式难道无法取代网络游戏的地位吗?当然不是!
喜欢游戏是人类的天性,要让孩子摆脱网络游戏的瘾头,就需要找到这样类型的游戏:在家中就能让孩子有集体参与感,有成就感的体验,最好还能“在快乐中学会某种本领”(拉夫.科斯特,索尼在线娱乐的首席创意官如是说)
因此,推荐父母们暑假在家和孩子玩玩迷宫游戏。
“迷宫”发源于古希腊神话。走迷宫的游戏形式,对于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、培养专注力和抗挫力、提升自信心都有非常大的帮助。
世界上最著名的迷宫“汉普顿”迷宫
我家孩子特别痴迷于玩迷宫游戏,二维迷宫一玩就是十来页,不拦着一天就能走完一整本。(当然我挑选过难易度,是孩子动动脑筋能够到的程度,以免挫伤自信心)。
在这个暑假,我引入了立体迷宫,找到一套和历史结合的迷宫绘本《儿童世界历史迷宫大冒险》,其耐玩程度让我们全家三口人齐上阵,连续玩了几个晚上,大呼过瘾!“兵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,这套迷宫游戏书,确实是提升孩子思维能力的强大法宝!
好玩之一:历史的兴趣玩出来!
木乃伊死了吗?
金字塔里有什么?
为什么墙壁上的画,里面的人大大小小的?
为什么有城堡?
护城河是什么?
为什么要打来打去?
……
这些问题是孩子向我提出的真实问题。
我一直有意识地给孩子引入了很多科普类人文类绘本,因此孩子对自然、历史、科学兴趣非常浓厚。当挑选书籍时,我发现市面上大量儿童科学书籍是比较枯燥的文字加图片,这时候我是崩溃的。
而在这套书中,是以一个8岁孩子埃蒙的第一人称口吻进行探险,将孩子感兴趣的冒险故事、精美画卷和迷宫游戏融为一体,让历史变得生动有趣,好看好玩。
我和先生也陪伴着孩子,一起梳理了自己本身似是而非的一些认知,比如原来“阿努比斯神”我总是说不清楚,现在结合图片把知识记得牢牢的!
好玩之二:立体迷宫“上蹿下跳”!
之前孩子玩的迷宫是这样的,好不容易让他学会了规则——“要走在路上,不能穿墙而过”
而这本书里的迷宫是这样的——盘旋的阶梯,被遮住的小路,令人眼花缭乱,一不留神就会走错的岔路!
于是面对三岁半的孩子,我又有了“撞墙”的冲动。为了让孩子了解阶梯上下,不能“飞檐走壁”,我和先生两人轮番上阵,用纸环、积木,加上手指走啊走,终于孩子似懂非懂地认同了规则。
在全家人的上蹿下跳、大呼小叫中,亲子关系无形中拉近了;孩子即使走错了也不会发脾气,特别有耐心地退回岔路继续走。
此外,还可以提示孩子,如果觉得起点开始的路特别难找,可以从终点开始反走——逆向思维更是一种高等能力!
好玩之三:“福尔摩斯”破解密码!
在每册书的中后部,还有图形和文字的对应密码。我家孩子还不认识字,但是对于找图特别有兴趣。孩子翻看前面书页中忽视的边框,找到每一个图形,然后让我写下对应的文字,读给他听。有时我或者他犯错,拼成了文字不通的句子,我们不由得哈哈大笑,爸爸就会进行仲裁和检验,并改正错误。
这种完美的团队配合,让我特别有福尔摩斯和华生的感觉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的小小“福尔摩斯”的专注力、观察力、记忆力肯定在持续提升中。
好玩之四:动动小手还原城堡!
在看完《激战古城堡》后,孩子又兴趣大发,说要搭一座真正的城堡。于是模仿着书的封面,我们一起着手搭建了一座城堡。
搭建时,提醒他注意左右对称、塔楼、门洞等等,最后他还不忘插上迎风招展的旗子,还有装饰的花朵。让我惊艳了一把。
就这样,暑假的这一周,几乎每晚我们一家都围坐在一起,吃吃西瓜、玩玩迷宫、学学历史知识、再拓展一下玩法。让我回忆起那些,我和父母一起下五子棋、算24点的童年时光。
远离网络游戏,远离手机微信,拿起游戏书,亲子时光本该如此美好,不是吗?